- 360标注百度搜索恶意网址案二审再开庭
-
麦谷网络济南网站建设讯息:9月4日上午,百度诉奇虎360标注恶意网址案二审第二次开庭。双方在“对搜索结果进行标注的必要性”这个焦点问题上展开了激辩,在法庭上各执一词。百度方面律师认为,目前欺诈、钓鱼类网站只占3.8%,360对百度搜索结果的标注,是超过必要限度的违法行为。而360方面则认为3.8%的比例看似很小,但是对于网民的危害巨大。对于此案的结果,法院将择日做出终审判决。“3.8%欺诈网站”成争论焦点根据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等部门联合发布数据显示,从2011年6月到2012年6月间,全国超过6000万网民因网络诈骗蒙受损失,总计300多亿元。由搜索引擎提供的搜索结果造成的网络欺诈案件日益增多,网民对网络搜索环境的净化需求十分强烈,与其说这是一场两大互联网厂商之间的诉讼案,不如说是一场关乎网民基本利益的激辩。因此,网民、媒体甚至是互联网业内都在密切关注着这一案件的动向。在庭审过程中双方出现了对于案情事实描述不统一的情况,争论焦点集中在“3.8%欺诈网站”上。百度方面认为,对搜索结果进行标注并无必要,并提供了一组数据:用户通过搜索引擎访问的网址中,只有3.8%的网站有可能构成欺诈,而这3.8%当中,直接在搜索结果中显示电话号码的情况更是少之又少。360对百度搜索结果的标注,滥用了安全软件所谓的“最小特权”。360律师则认为,有的欺诈网站不需打开网站就可以看到联系电话,因此有必要在搜索结果页面上进行风险提示的标注,另外,有的木马会在点开网站时快速关闭安全软件,造成电脑中毒,因此需要在点开网站前就进行风险标注。百度曾宣称每天有4.1亿的用户使用百度搜索引擎,假设4.1亿用户每人通过百度搜索访问一个网站,按3.8%的比例计算,碰到的钓鱼、欺诈网站数量就高达1500万次。网民各有观点讨论热烈距此次开庭刚刚一周,已经能看到大量网民的热烈讨论。挺360的一方认为,百度不能因为危害比重小就忽视网民的安全,360对搜索结果进行标注实为负责之举。也有网民指出,毕竟这是百度自己产品上的问题,作为百度的竞争对手,360同样具有搜索业务,对竞争对手的产品指手画脚,是否涉嫌不正当竞争。而当事双方的态度也颇为耐人寻味,360方面,360安全卫士新浪官微转载了双方激辩的重点内容,并称“对不起,都怪我们过度安全”。9月5日下午,百度在其官方微博中辩称:“不是百度搜索结果存在3.8%的欺诈网站,而是奇虎360标注的少数"恶意网站"中,仅有3.8%可能是真正的欺诈网站。”但这一事后解释却引起很多网民的质疑。据了解,搜索引擎技术在我国落地生根已有十几年,但迄今为止的互联网法律法规中,并无针对搜索引擎进行规范的,对于采用第三方安全软件对搜索引擎信息进行“把关”这种行为,目前政府管理部门也尚无相应政策出台。中国政法大学法制新闻研究中心研究员陈杰人认为,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不仅仅是单纯的市场行为,在某种程度上更是带有公益属性,企业负有重要的社会责任。
上一篇:如何走出网络营销的误区 |
下一篇:苹果对中国市场的态度是重视还是轻视?
来源:http://www.56mg.com 添加时间:2013-09-12
点击次数:86 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