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电子商务校园市场暗战
-
近半年内几大电子商务巨头公司,在校园这块市场开战。先是京东涉足了校园代理后,紧跟随淘宝网、凡客、当当网、大规模的校园活动开始,凡客10月份推出全国招募3000名校园代理,淘宝网在校园招聘在职淘宝校园部长。据统计2010年中国有大学生2900万,这2900万直接的消费额是3000亿,这么胖大的一个市场为什么一直没有商家大规模投入去做呢,归根到底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,有些问题是客观存在的,有些则是由于营销推广的不足引起的。而校园代理正好成为校园营销的突破口尤其在电商行业,每个校园可以招募一位有能力的校园代表,而他的工作职能是负责全校市场的代购及营销,通过他产生交易的产品,会得当相应的分成,这一既能帮助大学生创业,也能解决营销问题,关键是效果营销,成本低廉。下面我来分析下校园营销一直以来存在的问题。
一、客观存在的问题1、高校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特殊性,消费没有完全市场化,一般大众媒体辐射不到,这使得有些营销工作难以像大众市场那样充分展开,譬如某些广告限制在校园内发布、某些促销活动不允许在校园内举行;
2、高校较为分散,开展工作比较繁琐,某个新品上市时,可能需要逐个学校举行发布会才能产生效果,投入的人力和时间较多;
3、大学生一般没有固定收入,消费基本上是自主消费,自掏腰包,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消费行为,尽管他们对品牌的消费欲望很高,有时受能力限制,也不得不退而求其次。
二、营销推广的问题
1、一般品牌的广告宣传活动主要在校外,没有针对校园市场单独开展,造成品牌在学生中的认知率较低,影响不足;
2、传统的广告公司对如何跟学生打交道不了解,很难采取针对性的推广措施,譬如学生白天都不在宿舍,只有晚上和周末才有人,若不清楚这些,要找到他们并不容易,另外学生们喜欢用短信沟通,这个习惯不见得广告公司会放在心上并利用起来;
3、在校园中进行的传播大都逃不出传统的营销手段,如散发产品广告、赞助活动什么的,企业像打散弹一样地向大学生们发出一些传播讯息,既无章法,又无创意,既抓不住他们的注意力,也抓不住他们的心,反倒有可能将他们从自己身边推开;
4、专门针对校园市场开发的产品和服务还不多,难以真正贴近大学生的实际需要,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开发年轻人市场的观念,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开发年轻人市场的能力;
5、企业缺乏长期发展的目光和战略,在开展校园活动时,大多数企业只注重单纯的促销产品,活动与活动之间各自为战,对品牌积累几乎毫无助益。